電地暖與水地暖的全方位比較
1、熱源 電地暖:采用發熱電纜作為地暖的發熱部分,利用電能進行采暖; 水地暖:以天然氣(或其它燃料)為熱能來源,由供熱鍋爐將其轉換為熱能,并以水為媒介輸送到采暖位置進行的采暖。 2、適用的采暖范圍 無論何種采暖方式,都有一個供熱的功率數。若采用電地暖,則當整體采暖功率大于10千瓦時,一般家庭用戶的電線線路將無法承受,此時,要么對家庭電線線路予以增容改裝,要么則整體電采暖不能同時全開;若采用水地暖,因為熱源是天然氣(或其它燃料),故不存在此種限制。因此,電采暖適用范圍一般在總體供熱功率10千瓦以下,按武漢地區每平方米150瓦的冬季采暖單位熱負荷計算,大約采暖面積在70㎡以下;而水地暖則無此種限制。 3、初投資 電地暖在鋪設完地面部分后,只需要連接上電源即可。水地暖配備供熱鍋爐,散熱片或者地盤管等采暖部件。因此,小面積使用時,水地暖的前期投入要明顯高于電地暖。面積較大時水地暖低于電地暖。 4、后期運行費用 以武漢地區為例,電在0.57元/度左右,天然氣在2.3元/方左右,但1度電所能提供的熱量為860大卡,而1方天然氣所能提供的熱量大約在8600大卡左右。綜合計算,相同的供熱量前提下,電地暖采暖與燃氣水地暖的費用比約為2.5:1。 5、有效使用年限 電地暖的基本原理就是電阻絲發熱,一般而言,電暖發熱層(發熱電纜或發熱膜)的理論設計壽命是30-50年,但這個數據是實驗室數據(而且還是理論設計壽命),在實際情況中,電地暖還受到隔熱層材料、潮濕度、連接導線、過溫保護系統、溫控系統、電壓穩定度、漏電保護系統等因素的制約和限制,因此,電地暖的實際有效使用壽命一般不超過15年,而且,隨著發熱層的不斷老化,還會存在耗能增加、漏電、局部損壞等隱患。 水地暖管道的理論設計壽命是50年,在實際情況中,水地暖管道只要在施工中不存在物理傷害,則沒有其它的影響因素存在(注:部分地暖管道設計需在60℃情況下使用),完全可以正常使用50年。
免責聲明:駿逸舒適家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,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、排版、編輯,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權利人發現存在誤傳其作品情形,請及時與本站聯系。
評論(共0條)
最新評論